二、产品价格止跌,企业效益趋好2012年上半年,石化产业受国内外消费市场需求疲软影响,产品价格整体呈下降态势,下半年石油产品价格指数和化工产品价格指数呈现止跌回稳态势,其中多数石油产品价格指数已回升到100以上。
第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7.7亿元,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12.5%,增速继续回升。船用LNG以往在我国尚属空白,2012年已开始对7艘船舶进行试点改造。
尽管2012年国内成品油产量增速略有下降,但由于消费增速总体放缓,成品油供需总体较为宽松,全年产大于需约482万吨,产需富余较上年扩大79万吨。较为宽松的成品油供需环境,为国家调整石油供求关系,推进石油战略储备建设,加大石油收储力度,稳中求进,积蓄力量,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达成共建炼油厂的协议,与俄罗斯厂家达成合办橡胶厂的协议,与阿联酋合作建成首个海外品牌沥青工程,与新加坡合作建成润滑油项目。多个民营企业以参股形式参与建设,股本超过30亿元,成为能源领域贯彻落实新36条,国家能源重点工程建设向民营资本开放的标志性工程。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加紧勘探开发,一场挑战传统油气地质理论,撼动传统油气勘探开发方式、管理方式、运行体制和管理规范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已经拉开帷幕。
2012年,国内石油化工产品产量稳定增长,不少产品产量增长依然较快。随着国家将天然气汽车列为优先发展产业,预计未来双燃料和液化天然气汽车增速将进一步加快,市场潜力巨大。其中,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油气需求成为全球油气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伴随着油气生产重心的西移,全球油气消费重心一步步转移至东半球国家。油气生产重心的西移,为我国开辟多元化油气供应渠道创造了条件。2012年12月,中国石油净进口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同时,美国天然气产量的增长将使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有所下降,俄很有可能因此改变其天然气贸易流向,转而加强与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的贸易。
不久前,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油气公司尼克森。另外,2009年美国天然气产量达到6240亿立方米,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
这是推动我国与美洲国家油气贸易的有利时机。美洲国家正逐步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新兴热点区域。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最大一笔收购。2012年,全球油气生产格局出现了重心西移的变化。
这是过去没有的,尤其是北海布伦特的资源。加上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天然气产量猛增,美国对进口石油的需求不断减少。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达612万桶/日。2011年,美国页岩气产量达到1800亿立方米,接近天然气产量的1/3。
中国企业可以参与进去,逐步在国际规则中获得自己的发言权。全球油气投资和生产重心西移,意味着油气供需格局走向多极化。
油气生产重心西移,必然会使美洲更多的原油和天然气用于出口。加拿大丰富的油砂资源,也使其石油储量跃至全球第三。
委内瑞拉则依靠重油与超重油资源,取代沙特成为全球探明储量最大的国家。巴西的深海油气、美国的页岩油气、加拿大的油砂和委内瑞拉的重油都将是近期全球油气投资的热点。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油气需求的主要增长点。随着巴肯页岩油的成功开发,美国石油产量实现了较快增长。巴西石油在深海盐下层石油勘探开发上取得突破,探明储量已达到美国的50%。根据美国石油学会数据,2012年美国石油产量达到640万桶/日,比上年增长13.8%,为近15年来最高水平。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展战略所所长张卫忠认为,全球油气市场正呈现出消费东移的趋势高盛投资公司认为,2013年Brent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110美元,而Raymond James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则认为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可能跌至每桶60美元左右。
报道指出,世界正小心翼翼地进入一个新的能源纪元。虽然进程缓慢,但美国未来将确定成为世界石油出口的首要大国,而不是主要进口国,加之中国市场的冷却,因此长期来看石油价格应该会走低。
与此同时,美国页岩油生产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到2020年可能带来每天500万桶至1500万桶的产量。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称:美国2007年至2011年以每年近50%的增长实现了页岩气生产的井喷。
与此同时,石油市场预期也将呈多变的区间波动状态。经济学人智库的分析家认为,美国石油产量的增长及亚洲市场需求的降低,确保了BRENT和WTI两基准原油之间的巨大价差将在2013年持续下去。而像雪佛龙(Chevron)和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等大型全球化集团公司将不得不在困难的上游产业和良好的下游产业环境之间游走钢丝。而随着从加拿大通往美国的KeystoneXL管道的建成以及该地区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这一价差有望于2013年中期缩小,从而使WTI原油期货价格达到全球基准线。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欧佩克国家低水平的闲置产能决定了布伦特原油的回弹走势。斯伦贝谢、哈里伯顿等石油生产公司有望从增加的石油钻探活动中受益并免受油价波动的影响。
而沙特阿拉伯石油产量的增长,中东地区可能的冲突,尤其是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导致的风险溢价,也将对布伦特原油的回弹产生部分影响。供应问题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关键。
Phillips66和瓦莱罗(Valero)能源公司等炼油商将从美国基础设施的发展中获益。进入2013年,原油价格有可能回落到全球GDP平均增长速度之下并面临确定性供给的冲击。
报告还补充:至2020年,美国将成为主要的能源出口国。美国的页岩气革命预示着能源市场格局的改变。全球经济的缓慢增长意味着石油需求将保持温和状态,而高昂的石油开采费用和中东地区可能的持续暴力冲突将会令油价保持在一个价格下限。能源市场在经历十年的紧密型发展之后,随着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全球经济正进入一个新纪元,其标志就是随着石油价格不断走高而石油产量不断上升。
报道认为,只要原油价格保持区间波动,投资机会就依然存在。这是近日福布斯网站在题为《2013石油:美国迈向能源独立使世界市场进入新纪元》文章中提出的观点。
报道认为,美国能源独立的前景、页岩气革命之后的影响、清洁能源的发展,以及新兴世界的低速发展,长期看都预示着石油价格将会走低这是近日福布斯网站在题为《2013石油:美国迈向能源独立使世界市场进入新纪元》文章中提出的观点。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预示着能源市场格局的改变。能源市场在经历十年的紧密型发展之后,随着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全球经济正进入一个新纪元,其标志就是随着石油价格不断走高而石油产量不断上升。